全球冷却塔技术专利状况分析

2015-06-03 09:36

    冷却塔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各个行业,冷却塔技术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本文利用专利文献检索系统,对冷却塔技术的全球专利文献和我国的专利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冷却塔技术专利文献的现状,希望为我国冷却塔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全球申请逐步升温

  本文仅针对冷却塔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全球文献的检索选择了欧洲专利数据库(EPODOC)以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库(WPI),中文数据采用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进行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球冷却塔技术专利申请主要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0年至1975年,这一阶段冷却塔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由年平均15件增长到年平均459件,15年间专利申请量增长30倍;第二阶段为1976年至1990年,这一阶段全球冷却塔专利申请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由最高的459件回落到159件;第三阶段为1991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专利申请量维持在平稳状态, 10年间,专利申请量一直在最低申请量165件与最高申请量206件间波动;第四阶段为2000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为波动上升阶段,6年间,专利申请量由198件上升至317件;第五阶段为2006年至2014年,这一阶段专利申请量呈现急剧增长趋势,到2012年,仅仅6年时间,专利申请量就翻了一番,2013年增长速度趋缓,但仍达到673件的较高数值。

  整体来看,全球冷却塔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一个专利申请量高峰,近8年内专利申请量的高速增长表明近年来冷却塔领域的相关技术被广为关注。

  国内申请水平较低

  从全球专利申请各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的申请量以绝对优势居全球之首,其次是日本,紧随其后的主要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法国。可见,我国和日本最重视冷却塔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对该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比较重视。

  通过对全球冷却塔技术专利所属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发现,全球冷却塔领域的专利主要集中于冷却塔结构或部件的改进,涉及逆流换热的改进、水淋冷却器结构中用于增强换热的改进、液体分配、循环和收集的改进、热交换或传热设备控制的改进等方面。

  笔者注意到,在全球冷却塔专利申请中,中国专利申请为2954件。我国冷却塔专利申请变化趋势主要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年至2000年,处于缓慢平稳阶段,由最初的三四件缓慢增长到20件左右;第二阶段为2001年至2007年,专利申请量处于稳定增长期;第三阶段为2007年至2013年,专利申请量呈现急剧增长态势。

  整体来看,我国冷却塔技术的申请量呈现上升趋势,从2007年开始,专利申请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可见近10年内,冷却塔领域的相关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关注。

  然而,从我国冷却塔技术专利申请类型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比例远高于发明专利申请,这表明我国冷却塔领域专利申请的创造性高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我国申请人的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在冷却塔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中,企事业单位的申请量占了多数,是冷却塔领域的主要创新主体,说明该领域企事业单位比较重视专利权的保护,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比较高。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冷却塔技术的研究及专利申请方面显得有些薄弱。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冷却塔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应继续加大冷却塔技术的研发,并对研发成果进行专利保护,以争取在该领域的专利保护中占得先机。为了使研发成果真正满足行业的需求,研究机构还需要对专利技术进行持续性的数据跟踪和分析,加强对技术分布的分析研究深度。

  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冷却塔领域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研发投入,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在促进大学和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的同时提升冷却塔领域研发成果的创造性。

  我国研究机构应重视国外申请人在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对国外申请人相关专利申请进行技术分析,尽可能使国内的创新主体规避潜在的专利风险,同时鼓励我国专利申请人针对国外的冷却塔领域核心技术提交外围专利申请,为我国冷却塔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知识产权报 作者 段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