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推动四个明显增长
1、基础研究投入明显增长
2011年-2014年湖北省级基础研究经费快速增长,在省科技经费总投入有限的条件下(2011-2014年科技经费37500万元、39800万元、62800万元、69000万元),2011-2015年连续四年增加省自然科学基金投入预算,从2500万增加至4640万,增幅达85.6%。二是大幅增加对35岁以下青年博士后备人才的支持比例。2013年湖北新增设青年基金项目,2015年对青年博士支持已占面上项目的50%。三是大幅提高对省杰青和省创新群体的支持强度,2015年经费支持强度分别增长100%、200%。
2、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十二五”时期,湖北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数量呈快速发展态势,同时质量上也有较大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位居前列。“十二五”期间湖北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6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在全国排名第4,仅次于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在湖北已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2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其中三家重点实验室连续3次评估优秀。
截止2013年底,湖北共有省级及以上各类技术创新平台846个。其中,重点实验室16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1个,校企共建企业研发中心20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63个。此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验收,“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批。这类项目落地湖北,为湖北基础研究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3、人才队伍成长明显提升
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人才培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迫需要。在国家和省各类基础研究计划支持下,目前湖北已拥有一支以部属高校和公立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基础研究队伍。截至2013年,湖北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量为36.6万人,其中R&D人员20.5万人,高校R&D人员共30857人,位居中部六省第一。截至2014年,在鄂两院院士63名,“973”首席科学家78人次,国家杰青160名,入选千人计划人员22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48人,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优势明显。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培养了2名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7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973首席科学家等一大批优秀人才,2014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近三年湖北获得各类国家基础研究计划经费均在10亿元以上。2010年-2015年新增“973” 首席科学家32位,2010-2014年,湖北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8项,经费36.5亿元。
4、成果产出明显加快
2010年-2014年,湖北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76项,其中湖北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人)的获奖项目连续5年在全国排位第4。
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是衡量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湖北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9-2013年,湖北省专利申请总量逾2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6631件,占申请量的27.88%;专利授权总量为109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765件,占授权量的14.62%。科研论文从2009年的83533篇上升到2013年的90209篇;发表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国际论文9916篇,在全国名列第六。
基础研究在解决经济发展重要科学问题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依托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建设的光纤通信技术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国内首个单光源3.2Tb/s 2087公里标准单模光纤超长距离实时光传输系统实验。该实验系统最远传输距离可达3600公里,使用一个光源(激光器)可在一对光纤上实现1.14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该项技术为业界领先水平,被两院院士评为2014年十大科技进展。
二、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四项工作机制
1、探索持续稳定支持方式
基础研究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特点决定了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中,基础研究是最需要由政府稳定支持的一项。在现有财政支持体制下,湖北积极探索基础研究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新机制。一是通过与财政沟通协商,将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式由年度一次性资助改为三年连续资助。二是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对项目实施绩效良好的项目和团队给予进一步滚动支持。
2、改革科技计划组织方式
强化政府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方式改革,鼓励和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面向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在指南编制中,调整原来单纯从院校征集需求的方式,主动与相关业务处室对接,邀请重点产业链相关专家参与指南审定,重点围绕支撑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激光、智能制造、粮食加工、畜禽、磷资源等5条产业链组织项目,培育湖北重点产业链人才队伍和持续创新能力。2014年省基金计划重点项目中用于支持五大产业链项目经费占重点项目总计划经费的42%。
与此同时,结合湖北科技企业创业培育工程实施,我们对在鄂高校服务孵化器企业绩效考核评估排名前二十位的高校给予政策性倾斜支持,鼓励和调动湖北高校及科研院所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积极性。
3、强化省重点实验室运行规范管理
参照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方式,经过一年多时间设计开发了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初步尝试开展省重点实验室从立项审批、验收评估到日常管理全程网络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二是修订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严格实验室认定申报条件,将依托单位经费支持作为对申报新建实验室前提条件,整合资源,形成对实验室支持合力。三是加强对已建立省重点实验室验收考评,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实验室给予经费支持。据初步统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216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固定人员总数的94%,45周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62%;近两年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760件,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95项。召开学术会议573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991次,实验室对公众开放参观交流602次。
4、调整条件平台补贴方式
建立“湖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调整资金分配方式,鼓励进入协作网络的仪器设备对社会共享开放服务。一方面对开放服务的仪器设备按照服务企业的运行机时数和样本数给予绩效补贴,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使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仪器设备进行研发测试的,给予企业享受30%的检测费用补贴。截至2014年12月,湖北仪器协作网入网单位331家,入网实验室648个,入网仪器7235台(40万元以上2648台,500万元以上52台),检测服务信息33015条。为3072个/家用户提供了8400次服务,其中涉及湖北石化、食品、汽车、建筑等八大千亿产业的用户2761个/家提供服务6924次,平台入网单位对外服务机时数为57.0723万机时,增幅为100.7%,对外服务样品数为47.6861万个。
三、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五个重点
1、加强顶层设计,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
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湖北将全面贯彻中央8号文件《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北已全面启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预研和设计工作,结合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总体部署,理清湖北未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方向和重点,确定湖北“十三五”期间基础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
2、加强源头创新,大幅提高基础研究投入
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结合湖北“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新型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持续稳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着力提升湖北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带动湖北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3、加强机制创新,探索有效可行的评价方式
改进和完善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模式和方法,完善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积极推进“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等评价方法,探索开放的、多方参与的科研评价措施,逐步形成被社会和科学界公认的公开、公正、开放、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评估体系,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与知识价值评估体系,针对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价值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完善奖惩机制。
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考核体系和科研成果的多元评价体系,根据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进行评价,避免单纯以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奖项、样品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
4、加强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打造湖北一体化知识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湖北科技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技项目数据、重点实验室数据、创新团队数据汇交机制建设,整合科技项目库、创新平台库、科技成果库等数据资源,建设科技专家库,完善共享环境。创新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运行机制、开放机制和市场管理机制,建立配套的强制性、鼓励性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数据资源的作用。
5、加强需求导向,强化区域特色优势
以满足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基本功能定位,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特色优势学科领域,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择优择重给予支持,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实验室;有效集聚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鼓励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构建创新链、拉长产业链、凝聚产业集群,支撑湖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
|